在我們看過的古裝劇里,總是少不了一些被逼無奈,迫不得已的愛情糾葛來賺足觀眾的眼淚。本來男女主角王八看綠豆早就看對眼了,偏偏就有人要來棒打鴛鴦,最後沒辦法,只能上演一場逼婚大戰。
「你這是要了全家人的命啊!」「你要是不進宮,為娘今天就死在你面前。」「咱知道你是這麼個不孝子,不顧家族榮辱非要與個賤人在一起,我當初就應該打死你。」「唉,唉,唉,唉,唉,氣得我這條老命都要沒嘍~」
畫面感是不是很強,每到這個時候,咱們的男女主統統淚眼婆娑,舉手投降。雖然說這是電視劇,但是把上面的句子換到現在的生活場景種,同樣毫不違和。
「你要是敢跟我離婚,那就永遠都別想見孩子了。」「你不是想要這個嗎?那就乖乖聽我的。」「你就是存心要把我氣死,唉,唉,唉,心臟好難受。」「我告訴你,有她沒我,有我沒她,你自己選。」
每一句話,都散發著讓人窒息的壓力,分分鐘讓你懷疑人生,而說這些話的人,可能來自你的朋友,你的父母,你的對象。由於親密關係的特殊性,我們常常對這些刺耳的話語感到痛苦,卻又不得不做出妥協。
前段時間,網上某「痴情」男子的壯舉引發全網關註:
以死相逼的愛情,光是想想就讓人覺得毛骨悚然。有些人可能會抱著一種「他為了你願意去死,太令人感動」的心態來看這件事,可我想說的是:「這不是為愛付出生命,這是以生命為要挾勒索別人的愛,在心理學上,這種行為被稱為情感勒索。」什麼是情感勒索?美國心理學家蘇珊·福沃德的《情感勒索》中提到情感勒索:在人際關係中,一方通過利用另一方的恐懼感,責任感,罪惡感來壓迫對方滿足自己的需求。情感勒索者有四種常見的形態,分別是:施暴者,自虐者,悲情者,引誘者。一、施暴者施暴者是情感勒索者中最明顯的一種類型,因為他們只要得不到想要的順從,就會表現出非常明顯的憤怒。從表達方式上,他們又分為積極施暴者和消極施暴者。積極施暴者:勒索者直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不滿。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,喬什遇到了自己此生的最愛貝絲,但是他門全家是虔誠的天主教信徒,貝絲是猶太人,當喬什試圖和爸爸溝通這件事情的時候,對方威脅他:「如果你堅持要跟貝絲結婚,那我將絕不會投資你那項計劃許久的生意,甚至會把你的名字從遺囑中剔除,說到做到。」這類型施暴者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,只要能想到其他讓人難過的方法,他們就一定會身體力行,讓受害者倍感驕傲。消極施暴者:不直接表達,採取冷暴力。這類型的施暴者最讓人難受,他們採用「無聲攻擊」的方式,我不說話,如果你希望我說話那你就滿足我的需求。大部分人在受到這樣的冷暴力對待時,一般會選擇迅速讓步,因為這是最快緩解壓力的方式。二、自虐者朋友之前談過一個對象,剛開始的時候一切都好,但後來控制欲表現得越來越強的時候,我朋友實在忍受不了提出分手。這位男生面對分手的表現就是自殘,他不斷地用刀割自己的手臂,跪在地上求我朋友:「不要跟我分手,如果你跟我分手我就去死。」最狠的一次,是威脅我朋友說他將會把自己的手指寄到我朋友的父母面前。自虐類型的施暴者是通過傷害自己來威脅他人,跟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用跳樓告白的網友一樣。三、悲情者日劇《風平浪靜的閑暇》李,女主小凪的媽媽想要女兒拿錢裝修房子。先是不經意提起舅舅來家裡時說的話:
小凪跟她說:「媽媽,我第一次有了想做的事。現在需要錢,我會努力備齊裝修的錢,以後再給你可以嗎?」
一般的媽媽,這時候都會選擇支持女兒的夢想,緩一段時間再裝修,然而,這位母親立馬化身悲情苦主,用幾句話把小凪堵進了死胡同。
沒關係,我會低頭去找人借的,你想追求自己的夢想那就去吧,就算搭上我這條命,我也會把錢一點一點還清的,反正,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。由於責任感的的壓迫,小凪最後去了銀行,把原本要和朋友開店的70萬日元,全部匯入了媽媽的賬戶。悲情者通常會讓別人感受到她的苦楚,受害者常常因為不忍心而選擇妥協。四、引誘者引誘者是四種勒索中最不容易覺察的,他們會拋出誘餌,然後告訴我們,如果不按照她們的要求辦事,就將什麼都得不到。通常這類勒索會用「考驗」的方式進行,在對方「經得起考驗」的時候給予物質或者情感上的饋贈和報酬;在不能得償所願的時候收回一切,讓你一步步走進他們的馴養圈,不斷迎合他們的需求以獲得自我確認感。如何擺脫情感勒索者的控制,找到親密關係的平衡感?方法一:停下來,巧用拖延術
蘇珊·福沃德在書中提到:「你不必響應情緒勒索者的任何要求」。這意思應該是說,在情感勒索中,離開不是逃避,留下才是。
面對情感勒索者要求我們給與答覆並反覆施加壓力時,很多人都會立馬做出選擇,但實際上,我們更應該給自己一點思考的時間,而不是完全被對方操控著走入他設計好的圈套。
不論情感勒索者的要求是什麼,都可以先用下面幾句話回應對方:
「我現在不能給你任何答覆,我需要一點時間思考。」「這件事非同小可,我不能輕易下決定,讓我想一想。」「我不想現在就做決定。」「我不太確定我對你的要求有什麼看法,我們稍後再談好嗎?」
拖延術能讓你關掉嘀嗒的時鐘,引導你從局外人的立場來看事情的發展,從而做出正確的決定。
方法二:冷靜分析,不被勒索者帶偏
情感勒索者有一種帶跑主題的能力,比如我曾經因為我前男友的事情跟我媽媽發生爭執,這每件事情的解決點明明在於「這個男生是否靠譜」上。
我說:「你不同意我們在一起,是為什麼呢,你不喜歡他,是因為他哪裡不好么?」
而我媽從來都不正面回答問題,她只會不斷地重複著說:「你跟他相處了多久你就這麼為他說話,我是你媽我能害你嗎?」
再我說她無理取鬧的時候,最終她搬出了那套殺手鐧:「你不聽我的話我們就斷絕關係,別人家的女兒都聽話,你倒好,你就是要把我氣死。」
對於情感勒索者來說,問題是什麼並不重要,他們要的只是你滿足他們的要求。很多人在這樣的爭執壓力中完全忘記了自己想要表達什麼,只能不斷地想辦法緩解當下緊張的關係。
所以,一定要保住自己的理智,就事論事地解決問題。多問自己幾個問題:「這件事的本質是什麼?我是怎麼想的?我的需求是什麼?」
方法三:衝出迷霧,勇於表達
受害者常常因為情感勒索者製造的迷霧而不知該如何是好。
「我怕他們會因此生氣。」「我怕失去他。」「我怕他們的責怪。」「我應該這樣做。」「如果我不答應他們,我就是個自私的人。」
心裡很想說不,可是情緒已經被控制了,導致最後只能選擇滿足對方而委屈自己。
太宰治在《人間失格》里說,「我的不幸,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。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,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。」
其實,面對那些無理的壓迫和需求,只有勇敢地說「不」才能保護自己地權益,否則,一味地讓步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,並且失去自我。
情感勒索者之所以肆無忌憚是因為他們算準了在自己的「迷霧陷阱」中你很難說出拒絕的話,但往往只有堅定自己的想法,向他們發出抗議才能夠威懾住他們。
受害者可以明擺地告知勒索者:「我不會滿足你的需求,因為這樣會讓我自己陷入尷尬地境地,至於這件事情,我們可以一起商量其他方法解決。」
生活中,迷失在「情感勒索」中的人,無論是勒索者還是被勒索者,其實都是受害者,歸根結底,只是因為他們還不懂如何去愛。
學會識破「情感勒索陷阱」,帶領身邊的人一起理智地處理親密關係,相信你們都能從中獲得幸福。
心理丨情感勒索:親密關係中的「隱形殺手」
在我們看過的古裝劇里,總是少不了一些被逼無奈,迫不得已的愛情糾葛來賺足觀眾的眼淚。本來男女主角王八看綠豆早就看對眼了,偏偏就有人要來棒打鴛鴦,最後沒辦法,只能上演一場逼婚大戰。
「你這是要了全家人的命啊!」「你要是不進宮,為娘今天就死在你面前。」「咱知道你是這麼個不孝子,不顧家族榮辱非要與個賤人在一起,我當初就應該打死你。」「唉,唉,唉,唉,唉,氣得我這條老命都要沒嘍~」
畫面感是不是很強,每到這個時候,咱們的男女主統統淚眼婆娑,舉手投降。雖然說這是電視劇,但是把上面的句子換到現在的生活場景種,同樣毫不違和。
「你要是敢跟我離婚,那就永遠都別想見孩子了。」「你不是想要這個嗎?那就乖乖聽我的。」「你就是存心要把我氣死,唉,唉,唉,心臟好難受。」「我告訴你,有她沒我,有我沒她,你自己選。」
每一句話,都散發著讓人窒息的壓力,分分鐘讓你懷疑人生,而說這些話的人,可能來自你的朋友,你的父母,你的對象。由於親密關係的特殊性,我們常常對這些刺耳的話語感到痛苦,卻又不得不做出妥協。
前段時間,網上某「痴情」男子的壯舉引發全網關註:
以死相逼的愛情,光是想想就讓人覺得毛骨悚然。有些人可能會抱著一種「他為了你願意去死,太令人感動」的心態來看這件事,可我想說的是:「這不是為愛付出生命,這是以生命為要挾勒索別人的愛,在心理學上,這種行為被稱為情感勒索。」
什麼是情感勒索?
美國心理學家蘇珊·福沃德的《情感勒索》中提到情感勒索:在人際關係中,一方通過利用另一方的恐懼感,責任感,罪惡感來壓迫對方滿足自己的需求。
情感勒索者有四種常見的形態,分別是:施暴者,自虐者,悲情者,引誘者。
一、施暴者
施暴者是情感勒索者中最明顯的一種類型,因為他們只要得不到想要的順從,就會表現出非常明顯的憤怒。
從表達方式上,他們又分為積極施暴者和消極施暴者。
積極施暴者:勒索者直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不滿。
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,喬什遇到了自己此生的最愛貝絲,但是他門全家是虔誠的天主教信徒,貝絲是猶太人,當喬什試圖和爸爸溝通這件事情的時候,對方威脅他:「如果你堅持要跟貝絲結婚,那我將絕不會投資你那項計劃許久的生意,甚至會把你的名字從遺囑中剔除,說到做到。」
這類型施暴者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,只要能想到其他讓人難過的方法,他們就一定會身體力行,讓受害者倍感驕傲。
消極施暴者:不直接表達,採取冷暴力。
這類型的施暴者最讓人難受,他們採用「無聲攻擊」的方式,我不說話,如果你希望我說話那你就滿足我的需求。
大部分人在受到這樣的冷暴力對待時,一般會選擇迅速讓步,因為這是最快緩解壓力的方式。
二、自虐者
朋友之前談過一個對象,剛開始的時候一切都好,但後來控制欲表現得越來越強的時候,我朋友實在忍受不了提出分手。
這位男生面對分手的表現就是自殘,他不斷地用刀割自己的手臂,跪在地上求我朋友:「不要跟我分手,如果你跟我分手我就去死。」
最狠的一次,是威脅我朋友說他將會把自己的手指寄到我朋友的父母面前。
自虐類型的施暴者是通過傷害自己來威脅他人,跟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用跳樓告白的網友一樣。
三、悲情者
日劇《風平浪靜的閑暇》李,女主小凪的媽媽想要女兒拿錢裝修房子。先是不經意提起舅舅來家裡時說的話:
小凪跟她說:「媽媽,我第一次有了想做的事。現在需要錢,我會努力備齊裝修的錢,以後再給你可以嗎?」
一般的媽媽,這時候都會選擇支持女兒的夢想,緩一段時間再裝修,然而,這位母親立馬化身悲情苦主,用幾句話把小凪堵進了死胡同。
沒關係,我會低頭去找人借的,你想追求自己的夢想那就去吧,就算搭上我這條命,我也會把錢一點一點還清的,反正,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。
由於責任感的的壓迫,小凪最後去了銀行,把原本要和朋友開店的70萬日元,全部匯入了媽媽的賬戶。
悲情者通常會讓別人感受到她的苦楚,受害者常常因為不忍心而選擇妥協。
四、引誘者
引誘者是四種勒索中最不容易覺察的,他們會拋出誘餌,然後告訴我們,如果不按照她們的要求辦事,就將什麼都得不到。
通常這類勒索會用「考驗」的方式進行,在對方「經得起考驗」的時候給予物質或者情感上的饋贈和報酬;
在不能得償所願的時候收回一切,讓你一步步走進他們的馴養圈,不斷迎合他們的需求以獲得自我確認感。
如何擺脫情感勒索者的控制,找到親密關係的平衡感?
方法一:停下來,巧用拖延術
蘇珊·福沃德在書中提到:「你不必響應情緒勒索者的任何要求」。這意思應該是說,在情感勒索中,離開不是逃避,留下才是。
面對情感勒索者要求我們給與答覆並反覆施加壓力時,很多人都會立馬做出選擇,但實際上,我們更應該給自己一點思考的時間,而不是完全被對方操控著走入他設計好的圈套。
不論情感勒索者的要求是什麼,都可以先用下面幾句話回應對方:
「我現在不能給你任何答覆,我需要一點時間思考。」「這件事非同小可,我不能輕易下決定,讓我想一想。」「我不想現在就做決定。」「我不太確定我對你的要求有什麼看法,我們稍後再談好嗎?」
拖延術能讓你關掉嘀嗒的時鐘,引導你從局外人的立場來看事情的發展,從而做出正確的決定。
方法二:冷靜分析,不被勒索者帶偏
情感勒索者有一種帶跑主題的能力,比如我曾經因為我前男友的事情跟我媽媽發生爭執,這每件事情的解決點明明在於「這個男生是否靠譜」上。
我說:「你不同意我們在一起,是為什麼呢,你不喜歡他,是因為他哪裡不好么?」
而我媽從來都不正面回答問題,她只會不斷地重複著說:「你跟他相處了多久你就這麼為他說話,我是你媽我能害你嗎?」
再我說她無理取鬧的時候,最終她搬出了那套殺手鐧:「你不聽我的話我們就斷絕關係,別人家的女兒都聽話,你倒好,你就是要把我氣死。」
對於情感勒索者來說,問題是什麼並不重要,他們要的只是你滿足他們的要求。很多人在這樣的爭執壓力中完全忘記了自己想要表達什麼,只能不斷地想辦法緩解當下緊張的關係。
所以,一定要保住自己的理智,就事論事地解決問題。多問自己幾個問題:「這件事的本質是什麼?我是怎麼想的?我的需求是什麼?」
方法三:衝出迷霧,勇於表達
受害者常常因為情感勒索者製造的迷霧而不知該如何是好。
「我怕他們會因此生氣。」「我怕失去他。」「我怕他們的責怪。」「我應該這樣做。」「如果我不答應他們,我就是個自私的人。」
心裡很想說不,可是情緒已經被控制了,導致最後只能選擇滿足對方而委屈自己。
太宰治在《人間失格》里說,「我的不幸,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。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,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。」
其實,面對那些無理的壓迫和需求,只有勇敢地說「不」才能保護自己地權益,否則,一味地讓步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,並且失去自我。
情感勒索者之所以肆無忌憚是因為他們算準了在自己的「迷霧陷阱」中你很難說出拒絕的話,但往往只有堅定自己的想法,向他們發出抗議才能夠威懾住他們。
受害者可以明擺地告知勒索者:「我不會滿足你的需求,因為這樣會讓我自己陷入尷尬地境地,至於這件事情,我們可以一起商量其他方法解決。」
生活中,迷失在「情感勒索」中的人,無論是勒索者還是被勒索者,其實都是受害者,歸根結底,只是因為他們還不懂如何去愛。
學會識破「情感勒索陷阱」,帶領身邊的人一起理智地處理親密關係,相信你們都能從中獲得幸福。